书名:活着 作者:余华 出版社: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
我听到了一首美国民歌《老黑奴》,歌中那位老黑奴经历了一生的苦难,家人都先他而去,而他依然友好地对待世界,没有一句抱怨的话。这首歌深深打动了我,我决定写下一篇这样的小说,就是这篇《活着》,写人对苦难的承受能力,对世界乐观的态度。写作过程让我明白,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,而不是为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。 ----余华
一首美国的民歌,寥寥数行的表达,成长了福贵动荡和苦难的一生,也是平静和快乐的一生。余华的文字,在深渊中跳舞,似跌入一个不可逆的空间,生命的底色在他笔下是那样赤裸裸的真实,触及他们生活的质地,撕扯着你的神经,苦中作乐。或许,根本不必探寻什么意义,活着本身,就是最大的不易。想起沈从文描绘的湘西人的生活,也是这样一种本色,再见一些所见过人类的残酷,追出那些眼泪同笑声的损失。在字里行间中,可以读到沉重的悲悯,阵阵刺痛。尼采说过,凝视深渊过久,深渊将回以凝视,好象生死并无抉择。余华用冰冷的语调写尽了人生的悲哀,峰回路转后又陷入绝路,于是太多的悲怆过后反而有种彻底的平静。
这是一部充满血泪的小说。通过一位中国农民的苦难生活讲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难;讲述了眼泪的丰富和宽广;讲述了绝望的不存在:讲述了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……
说的是活着,看到的却一个又一个的死亡。
小说中的主人翁福贵是民国时期的一个地主家的少爷,年轻时由于嗜赌放荡,输尽家财。父亲被气死后,福贵一家成为佃农,并很快被国军抓壮丁卷入国共内战。随着内战、三反五反,大跃进,文化大革命等社会变革,他的人生和家庭也不断经受着苦难,所有亲人都先后离他而去,仅剩下年老的他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。余华因这部小说于2004年3月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。
时代变迁,命运浮沉,生活的戏剧化让人始料未及,每个人的命运都被时代裹挟着前行,都如同浮萍,终究一切归于尘土。整部小说带来的恐惧感、窒息感让人得忍着心肠看,却又忍不住掉眼泪。
因这部小说,我还去看了陈创的电视剧版《福贵》和葛优的电影版《活着》,剧版几乎全面超过了电影版。《福贵》这部戏笑中带泪,坎坷生活中寻找生存的希望,无论是对原著主要人物的还原还是次要人物的延伸都很出色,人物角色丰满,细节间铺满张力,其中胡老师的人物创作和花鼓灯的情节设定尤为绝妙。整部戏平实质朴,没有对时代的激烈控诉,但却把一切小人物大时代的悲哀展露在你面前。每个人都在承受苦难,每个人都在尽全力生活,比电影版人物塑造更丰满,剧情更完整,多了一些温情和诙谐。陈创在此剧中的表演已经不能用演技精湛去形容,因为他让人觉得他就是福贵,已与角色合而为一。电视剧比小说更侧重的是中国的变迁,比张艺谋、葛优的电影更接地气。
从小说到现实,福兮祸兮,命运难料,将空间和历史重现在银屏的梦境中,这既是一部家族史,也堪称一部民族史诗。
小说里没有的线索,在电视剧和电影里却都有了堪称主线的设定。电视剧里是花鼓灯,电影里是皮影戏。在剧里,花鼓灯的印象尤为深刻,福贵因花鼓灯与家珍结缘,年幼的有庆因为抽血而离世,福贵埋葬他以后,就在他坟前不停地跳花鼓灯,那一幕,让我泪水奔溃而出。同样的场景在家珍去世时又上演了一次,福贵在快要离开人世的家珍面前跳花鼓灯,跳啊跳啊,一边跳一边笑,老泪纵横,他跳进了对往昔的回忆里,那巨大的哀痛反而通过轻飘飘的花鼓灯展现出来,让人悲恸难抑。
电影版《活着》太“活着”了,有一种强烈的说教意味,个人并不喜欢。剧版《福贵》人物更加饱满,娓娓道来,残酷中泛着温情,让你对苦难和坚强有更深的领悟。福贵、家珍的不离不弃,凤霞、有庆的姐弟情深,满仓一家和福贵一家的邻里之谊,尤其是增设的凤霞和胡老师的初恋,胡老师和有庆的师生之情,二喜的爱与厚道及敢于承担,它讲述了一个人该怎样活着,讲述了眼泪的宽广……
小说最后结局是苦根病中很饿,吃了很多豆子被撑死了,福贵又要一个人向前生活。而剧版和影版中的苦根(馒头)还活着,少了点原著的悲怆感 ,谱写一曲时代变革下的百姓悲歌,在人们阴沉的心上终于投上一抹亮色。
福贵的一生,让我们看到了中国那几十年的风雨变迁。其间真情让人感动,死亡让人悲伤;而,福贵的活着,又让人充满希望。
被生活逼到了绝路,依然存有活着信念的福贵,没有福气也没有富贵的福贵,他的福贵来自于妻子家珍,在他落魄后妻子家人对他不离不弃,不幸的是这些人都离开了他,只剩他一个人活着。小说中印像最深的就是福贵家人一个接一个的死亡,努力生活的人却只能在残酷下苟延残喘,如百年孤独最终一个家族覆灭。一家人幸福在一起,成了活着的最大奢望。
我相信文字的力量,相信戏剧的力量,我更相信活着本身带来的力量。
在这里看到生命的光和沉重。凝固住一切可能发生的情感决堤,看余华冷静的字字句句,搭建每一寸活着的残存骨肉与气息。
也正如余华认为的那样,作家的使命不是发泄,不是控诉或者揭露,他应该向人们展示高尚。这里所说的高尚不是那种单纯的美好,而是对一切事物理解之后的超然,对善与恶一视同仁,用同情的目光看待世界。他用他的笔搭建一座跨越时空的桥梁,达到过去、现在和未来的衔接。
小说中父母,儿子,妻子,女儿,女婿,外孙,一个个都先福贵而去,只剩一头老牛为伴。活着就是忍受生活带来的所有苦难,然后活着。生命里难得的温情被一次次死亡撕扯得粉碎,只剩得老了的福贵伴随着一头老牛在阳光下回忆,让他孑然一身地活在这个世界上。空气中处处弥漫着绝望,精神的支撑似乎随时会被瓦解,会在眨眼间烟消云散。但他没有抱怨,依然保持着对这个世界的友好,依然维持着他和命运的友情。
|